Dec
2022
同传译员工作负荷很重,往往会受到心理噪音的影响。心理噪音的干扰作用是通过人的心理因素而起作用,通常是由于同传译员对说话人的信息缺乏心理预测或对语境不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这种噪音既听不见,又不明显,但会造成同传译员大脑中的语言干扰。导致译员在选词表达时误用拼写或发音相近的词汇,使同传译员处于尴尬的境地。
例如:要说“head”时,却由于语言干扰说成"hand"。大多数的语言干扰导致译员耗时去寻找必要的词结果导致译员的产出速度变慢。同传译员在工作中应注意语言干扰可能带来的危险,并竭力避免。
正确的假设和预测对口译理解起到关键的作用。例如一位教授的讲座内容是信息技术。
教授说"If you walk on the street of Silicon Valley, you will see many IC's.”译员结合讲座的内容,建立了语境假设的关联,认为这里的IC's指的是Integrated Circuit(eg a silicon chip),当他刚想翻译成“当走在硅谷的街道上,你将看到许多芯片。”
但教授接着说"Here, you will find how intelligent you Asians are. Without those IC's, the Silicon Valley wouldn't be so developed as it is today."这时,译员明白了IC's指的是Indians and Chinese。
他改译为“当走在硅谷的街道上,你将看到很多印度人和国内人。”均所以正确的假设在口译中十分重要。
要排除心理噪音,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好译前准备。在接到一个同传任务时应充分做好译前准备工作,才能做到心里有数。
认知语用学认为认知语境其实是一种知识结构状态,它是与语言使用相关联的概念化或图式化的知识,是语用者对语言使用系统化的语用知识。在未知的具体情境下,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推导,而这种推导主要依赖于认知语境。
人的知识结构是对外部世界的某种概括或抽象的结果,在大脑中形成对具体场合或个人经常使用的语言使用特征的知识结构,原有的知识结构成为推理的逻辑部分,原有的具体语境就成为大脑中的联系,在说到某一具体情境时就自然地联想到在该场合可能使用的语言表达。这种语用因素结构化、认知化的结果形成了大脑中的认知语境。
译员应根据主题和交际环境,了解口译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以及相应的职务,寻找和主题相关的各种专业知识和适用于该情境的一些词汇或表达。
例如:我曾应邀作为某市政府化工项目会议招商推介会的同声传译译员,在会议前的一天我和同传搭档一起考察会场,熟悉会场同传设备,了解发言人的人数、职务,并尽量在会议前收集会议的相关幻灯资料、项目介绍资料等。
这些准备工作有助于在大脑中形成会议的认知语境,对会议发言人的讲话进行预测,从而减少心理负担,更好地排除心理噪音产生的影响。
本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
- [09-21] 完税证明翻译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 [12-18] 对重新定位和定义翻译的几点反思
- [04-20] 为什么学了翻译专业,还是做不好翻译?
- [12-21] 人工翻译相对于机器翻译的优势
- [05-24] 佛山翻译公司的口译水平如何
- [08-30] 佛山论文翻译公司
- [09-01] 涉外公证翻译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03-03] 会议口译翻译有什么要求
-
地址1:佛山市禅城区汾江中路144号科华大厦1002室(创业大厦正对面)
电话:0757-82285965 13318391728
-
地址2:佛山市禅城区魁奇路澜石(国际)金属交易中心大厅一楼
电话:0757-82285965 13318391728